中国影视娱乐网 新闻 影视剧的“降本增效”时代,谁能活下来?

影视剧的“降本增效”时代,谁能活下来?

本周五(4月8日),腾讯视频举行了以“降本增效”为主题的早春业务分享会。经过一个周末的发酵,此次分享释放的关键信息在影视行业上下游充分流动,引起了多方讨论。

“降本增效”并不是新话题。2019年下半年,影视行业与互联网行业同时进入寒冬周期。长视频平台作为这两个行业的交汇点,“降本增效”成为唯一出路。

只不过,此前“降本增效”大多作为内部策略,在平台管理层面施行。与平台合作的影视公司虽然也有压力传导,但终究合作模式还没变。

这次腾讯视频的业务分享会则明确透露了信号,将实施重大举措,绑定合作公司展开系统性行业自救,全面降本增效。

影视剧的“降本增效”时代,谁能活下来?

第一点关键信息是成本限价

腾讯视频针对自制剧和定制剧相关的十多个工种,给出了指导价格体系。其中,包括编剧、导演薪酬,演员薪酬,以及美术、摄影、宣传等多个环节工种所占成本比例。

目前已明确曝光的信息有,导演、编剧单集报价最高约30万,一线演员最高片酬约为2500万,顶级大剧宣传费用约300万。超过这个上限的,基本意味着项目不可能通过平台的评估。

这是中国影视行业第一次由平台明确提出的指导价格体系,细节程度空前。

在不影响创作自由的前提下,这种价格指导体系确实能抑制生产链条上不合理的虚高价格,严防跑冒滴漏,让内容生产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。

但前提是不影响基本的创作自由。

第二点关键信息是动态定价

腾讯视频将在现有合作模式上,新引入“市场价+会员后验激励”的举措。简单来说,就是跟电视台时期类似,将最终的合同价与收视绩效挂钩。

会员留存、拉新、互动效果好,兑付的价格就高,不理想的话就只能拿到固定的保底价格。

不过,电视台时期的收视率是笔糊涂账,到了长视频平台这里后台系统能提供精准的播放数据。

因此,腾讯视频还将进一步向合作方开放共享系统,对合作方公开各自项目的播放指数、会员开通数据等。这些数据都将是兑付价格的确认依据。

从以上两点关键信息来看,“降本”是长视频平台目前的首要目的。至于这些举措究竟是否能真的“增效”,还要看行业下游的韧劲。

值得一提的是,芒果TV推出的以孵化短剧、轻综艺为目的的大芒计划,也是平台“降本”的产物。不过,大芒计划最近推出的一部古装爱情悬疑短剧《念念无明》,则证明了降本确实可能增效。

这部剧凭借精良制作、贴切表演和紧凑的情节成功“出圈”,口碑和热度都不错。但这部总片长(18集)大概在180分钟的古装短剧,却是个名副其实的微体量,成本只有300多万。

从绝对流量来看,《念念无明》的成功或许不太起眼。但它迈出的一小步,或许正是影视行业“降本增效”的一大步。

编后语

从爱奇艺的“四个放弃”到腾讯视频的“降本增效”,可见长视频平台大幅缩减业务版图的新战略。

从爱奇艺网络电影“取消平台定级,观看时长决定收益”,到腾讯视频的“市场价+会员后验激励”,可见平台已决意效仿院线电影的“票房为本,多产多得”路线,未来与所有制作方的合作都将走向类分账剧模式。

演员限价由最高5000万再打个对折,编剧、导演的片酬也规定了上限。制作成本的压缩,实际上是由上游水源决定的。

腾讯副总裁孙忠怀2020年10月在腾讯视频V视界大会上曾说:“未来三年要投入千亿元用于内容”。但此一时彼一时,在腾讯股价重挫、业务板块收缩的大前提下,腾讯视频也必然要服从总公司开源节流的刚性要求。

从视频网站到电视台,钱紧是普遍现象。剧集行业的苦日子早已来了,今后一段时间只会更苦。但有苦日子可过,总比game over强。挺立寒冬还有春天可待,重要的是活着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返回顶部